【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骨 英魂不朽——吴士芳烈士安葬地寻访记

2025-07-10 10:17  

兴山县榛子乡青山村,在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土地,长眠着一位英勇的烈士——吴士芳,今天,我们来一起跟随笔者寻访他的墓地,追溯那段烽火岁月中的壮烈篇章。

万福山之战,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1947年元月春节刚过,激烈的枪炮声震彻山谷,硝烟弥漫,火光映红了天际。鄂西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士芳所在部队与敌五五三团狭路相逢,一场殊死搏斗随即展开。战士们怀着满腔热血,毫不畏惧地冲锋陷阵,前赴后继。吴士芳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身姿矫健,宛如战神在世。然而,不幸的是,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瞬间,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他倒下了。

当地老百姓甘良学等村民,见吴士芳身负重伤,急忙砍断树枝自制担架,协助部队战友将吴士芳抬下山,安置在杨正军家。部队在杨正军家驻留了整整一夜。甘良友拿出仅有的一点粮食,在昏暗的灯光下推了一整夜的磨,将玉米粒磨成玉米面,无偿提供给部队做军粮,解了部队的燃眉之急。她的身影,在那个夜晚显得格外高大,那是普通百姓对人民军队最质朴的支持。

次日破晓,部队踏上了征程。然而,命运是残酷的,刚前行约50米,吴士芳体力不支,突然牺牲在大家面前。这位年轻而英勇的战士,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他的眼神中,或许还带着对胜利的憧憬,对家乡的思念,但他却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异乡的土地上。众人怀着悲痛用杨正军家的棺木,将吴士芳安葬于王家山,让他在这片曾为之战斗的土地上长眠。

村民杨大应、丁祥梅和退休工人王明言一边讲着吴士芳牺牲前后的往事,一边带领我们沿着蜿蜒曲折、荆棘丛生的山间小路艰难前行。四周的杂草不断摩挲着裤脚,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眼前豁然出现一片松柏苍劲的地方。这里四周环山,静谧而庄严,仿佛是大自然为烈士构筑的天然屏障。吴士芳的墓就静静地耸立在一丛大杉树旁,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庄重肃穆。

据杨大应与王明言讲述,大约在1967年冬,吴士芳的战友带领吴士芳的家人及亲属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他们怀着对亲人的思念与敬意,小心翼翼地挖出吴士芳的骨骸,用白炭将其烤成骨灰,而后带着烈士的骨灰踏上归乡之路,让烈士魂归故里——陕西省子长县。尽管如今墓冢已空,但吴士芳的英魂仿佛依旧萦绕在这片他曾为之抛洒热血的土地上。每一丝风过,每一声鸟鸣,似乎都在诉说着他的传奇。寻访小分队总算找到了烈士的埋葬之地,在寂静的森林中,我们列队向烈士墓三鞠躬以示哀悼。

通讯员 | 袁选国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