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古夫河畔有一群“贴心红马甲”

2022-11-30 14:49  

11月25日,兴山县古夫镇咸水村文化广场秩序井然,年过花甲的无职党员王胜斌正在给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年来,在古夫河畔,随时可见一个个“红马甲”忙碌在田间地头,屋场院落、街头巷尾,为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他们就是群众津津乐道的“贴心红马甲”群体——兴山县古夫镇“五类专业化党小组”。

设岗定责的“直通车”

“过去,无职党员想为群众生产生活出一份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和渠道。现在,我们的‘五类专业化党小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古洞村党支部书记袁选洋说。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古夫镇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上探索创新,聚焦“项目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联心服务”等五大领域,设定具体岗位,建立“五类专业化党小组”,根据无职党员年龄、兴趣、特长等,通过“申领、审议、公示、聘用”择优吸纳讲党性、明政策、有特长、懂技术的无职党员纳入相应的专业党小组,并发放印有岗位名称的红色马甲和工作手册,通过“书面备案、定期例会、考核问效”对党小组成员履职纪实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不称职人员,实现群众需求有效响应,村级事务及时帮办。

古夫镇共设立了24个专业化党小组,220名“红马甲”成功认岗领岗,累计参加核酸检测、森林防火、洁城护绿等各类服务4500多次,捐款捐物折合3万多元,惠及群众3万人次以上,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300多个,已经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幸福使者”!


纾困解难的“好帮手”

今年8月,古夫镇古洞村无职党员朱洪兵正式加入“五类专业化党小组”后,坚持每周上门看望特困供养户。“朱医生真是个好人,比亲儿子还亲!”特困供养老人李植兴经常和周围人说起朱洪兵的好,每次都激动地老泪纵横。

和古洞村一样,古夫镇各村“联心服务党小组”45名无职党员与18名孤寡老人和27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充当起义务护理员”,以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日常关怀服务,具体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次串门走访,打扫屋子、拾柴挑水,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每月一次护理行动,为他们做饭煨药、洗衣服被褥;每季度一次送钱送物、解决1-2个急难问题。

“他们要么正在帮忙,要么就是在去帮忙的路上。”这是古夫镇村民对“联心服务党小组”最朴实的评价。

疫情防控的“突击队”

“大家戴好口罩,不要拥挤,有序排队”,在核酸检测现场,身披红马甲的无职党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社区居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五类专业化党小组”就地转为“防疫宣传、健康监测、环境消杀、管控值守、物资配送”新五类党小组,220名无职党员披“甲”上阵,始终奋战在卡口值守、流调筛查、核酸检测等一线,全力守护了人民群众健康,累计转运物资5吨,惠及群众4万人次以上。

夫子社区68岁无职党员余祖兰冲锋在前,带领组员走街串户宣传防疫,并连续值守卡口27天;麦仓村无职党员蒋光华主动捐献蔬菜1000多斤,满足群众生活所需,还为村民代购急需药品43次;深渡河村无职党员李智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隆冬大雪之际全天在岗值守卡口45天,他坚定地说:“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我必须冲在最前面,只有我们站好岗,才能战胜这场疫情!”

助力发展的“大能人”

去年5月,平水村杨名清家稻田里,一群“红马甲”正在起苗、送苗、栽苗,忙的不可开交。

杨名清老两口因病入院,女儿远嫁,家里2亩多稻田在插苗时间无人栽种,老两口心急如焚。“产业兴旺党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27名无职党员赶赴现场,仅半天就插完秧苗,解了杨名清的燃眉之急。

“家中缺劳力、发展无技术”是发展中的最大难题。产业兴旺党小组把关怀重点放在传播技术、提供劳力方面,送技术上门54次,组织抢险15次,共为村民抢种抢收水稻2亩、茶叶1亩、核桃1亩,帮助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龙池村产业兴旺党小组成员孙龙先,率先发展核桃产业,潜心摸索种植技术,并毫无保留的传给村民,帮助100多户村民嫁接树苗1万多棵,足迹遍布全村角落,还无偿给70多户村民提供嫁接、施肥、喷药等技术服务,推动全村种植核桃3500亩,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元。

(来源:荆楚网)

通讯员 黎平安 许辰  宋正殿

相关阅读